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知识丨种水稻、放羊、养蚯蚓......沙漠光伏还能这么玩!

2022-11-29
542次

随着世界杯的开幕,为其提供20%清洁电力的卡塔尔沙漠光伏电站也受到了全世界瞩目,众所周知,这座最“豪”光伏电站是由中国建造,总装机800MW,总投资4.17亿美元,每年可提供1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但观众可能不知道的是,中国人不仅能在沙漠装光伏电站,还玩出了很多新花样。

一、“沙漠+光伏水稻”

在内蒙古磴口县,有一个占地1700亩50兆瓦的光伏治沙项目,过去,这里漫天黄沙,如今道路两侧柳树、榆树、灌木丛郁郁葱葱,不仅如此,沙漠中还种起了成片水稻。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归功于一种新型材料——防水透气沙。防水透气沙的特点就是防水透气,在沙漠耕作层以下80公分铺一层防水透气沙,保住水以后,就可以改造成现在的水稻田。

由于沙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产出的大米品质非常高,售价很可观,据介绍,如今每亩沙漠水稻年产大米350米,能为当地农民带来7000元左右收益。

二、“沙漠+光伏蚯蚓+光伏蔬菜+光伏鲜花”

磴口沙漠光伏农业园不仅种水稻,还搭起帐篷,养殖蚯蚓种蔬菜鲜花。沙地经改良后变成好的基本农田,再搭光伏大棚,在里面养殖蚯蚓,夏天,光伏板可以挡住太阳光,蚯蚓不会被晒死,冬天,光伏大棚又可以保温。蚯蚓吃畜禽粪便和秸秆,产出的蚯蚓粪又可以用来改良土壤,改良的土壤可以种出鲜花的蔬菜。如今,这里已经开始盈利。


三、“沙漠+种草”

达拉特光伏电站装机300MW,占地10万亩,其中包括著名的“骏马电站”,如今,达拉特已成功治沙1.6万亩。骏马电站”采用“林光互补”模式,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光伏阵列间种植紫穗槐、黄芪,光伏板下种植沙生灌草植物。


三、“沙漠+种植+养殖”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协同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利用沙漠、戈壁、石漠化以及荒坡荒滩等地区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探索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新模式。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空间利用,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草(药)”的立体发展模式,恢复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畜牧业、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探索形成可再生能源、生态修复和特色产业多位一体、治用并行的发展体系。“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草”成为官方认可的沙漠光伏探索模式,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正是此模式的标准模板。塔拉滩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据统计,当前园区光伏总装机为15730MW,曾经塔拉滩的深处漫天黄沙,如今则是一片生机盎然。


有了光伏板的遮蔽,地表蒸发量大幅减少,加上清洗光伏板的水下渗到地表,草长起来了。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杂乱无章的草挡住了光伏板,降低了发电量,于是,羊来了。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1%的沙漠面积铺满太阳能光伏板,就可以解决十三亿人的用电问题。如果沙漠光伏再以“光伏+”形式开发,不仅可以使沙漠变成绿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将翻倍。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本文供光伏领域学习讨论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