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知识分享丨中国光伏逆袭史:一声不吭干大事,掌握全球能源命脉王牌

2023-02-08
352次

芯片危局一度让许多国人对“卡脖子”这件事心有余悸;而在2022年10月,中国光伏产业横空杀出,竟然反手卡了美国人的脖子,迫使美国低头认错。

斜刺里杀出的中国光伏产业让很多人惊呼: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中国光伏产业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如今,全球86%的太阳能光伏板都产自于中国,中国拥有的专利技术占到了百分之64%,是光伏产业的“扛把子”。但是,还有很多人对光伏产业不甚了解。

那么,中国光伏产业究竟做了什么,能让美国低头认错?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史又是怎样的呢?

一、美国错判局势:光伏产业已成能源的未来

2022年10月的时候,一则相当不起眼的新闻出现在了美国官网上,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恣肆汪洋中的一个小波纹,结果它掀起的浪潮越来越大,最后成了滔天巨浪。

而这则新闻,正是美国停止征收中国光伏组件“双反”关税的公告。

通俗点说,就是中国企业如果向美国出口光伏组件,那么将无需再承担所谓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两种始创于美国的税种本意是为了保护美国人自己的民族产业。

在以往,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是压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巨石,沉重的税金使得很多企业不敢迈出国门,只能在国内黯然神伤,空有抱负。

而美国的这一举措,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桩幸事。但是美国人并非是心甘情愿地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因为自己本国企业在光伏领域干的实在太差劲:

像是特斯拉、脸书这样知名的美国企业,都曾想在光伏领域分一杯羹,但是在投入巨资之后收效甚微,脸书甚至因此差点丢掉自己赖以成名的核心业务。

最终,几乎所有的美国企业都灰头土脸地退出了光伏领域。

这样一来可就急坏了美国政府,因为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着全球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美国人虽然占据着不少石油、天然气之类的传统能源,但是在新能源领域,美国人全靠特斯拉撑着场面。而中国则是拥有一大批新兴的光伏企业、新能源企业,前景光明。

起初,美国人也曾学起了把头埋进土里的鸵鸟,安慰自己,认为传统能源还能“再战一百年”。

然而,随着日本的核辐射事故以及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引发的次生灾害,传统能源对环境污染的弊端被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此外,美国人虽然不缺石油,但是他们却以进口石油为乐,只是近几年来,由于中东地区的长期动荡,石油的供应量急剧下降,美国人想买也买不到。

而与此同时,光伏产业则是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光伏,顾名思义,它的能量来源于光,也就是太阳。太阳释放出的太阳能在宇宙中辐射向地球,太阳能每秒向地球提供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同时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可见其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分布广泛,凡是能够被日光照晒的地方就有太阳能,而传统能源就是局限于某一个地方,运送到其它地方就需要耗费巨大的运输费用,与太阳能相比有着不小的劣势。

像是日常所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路灯等等,都是太阳能发电的典型,而在太阳能发电中最具前景的一个方向,就是“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其实就是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从而把照射到光伏板上的太阳能转化成了电能,全程无污染,只需要等待日光照射,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电能。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光伏发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极小,只需要在搭建光伏板的时候用到许多工人,后期能源的转换环节几乎可以全部由电脑操控;相较之下,传统能源从开采到运输,再到最后造福千家万户的环节,每一步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费用巨大,这就导致像是石油之类的传统能源,它们的价格居高不下。

中国企业看准时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最终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隐隐有成为全球第一光伏大国的趋势。接踵而至的危机让美国人心里很慌,中国新能源的迅速发展更是让美国感到危机感十足。

美国为了打压中国的光伏企业,征收巨额关税,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导致本国的光伏产业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似乎怎么也配不上世界头号强国的身份。

事实上,当美国开始打压中国的光伏产业的时候,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光,从可以说是有些“惨”的境地中顽强地挺了过来,最终鲤鱼跃龙门,实现了辉煌。


二、如何逆袭?中国光伏杀出的血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高屋建瓴地提出发展光伏产业。

当时,中国的外部环境虽然不像冷战初期那么恶劣,但仍然时不时地面临封锁的境遇。比如说石油资源,来自中东的运油船要经过有美国驻军把守的马六甲海峡,再经过时常有美军军舰游弋的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抵达中国,要是美国人在途中动动手脚,那么中国进口石油的道路很有可能就被封锁。

因此,发展能够不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新式能源,是当时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光伏产业则是被认为是未来的“希望之星”。

但是,发展光伏产业的这一条路并不好走,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艰辛。

在当时,放眼全球范围,在搞光伏产业的也就只有中国和欧洲还有美国了。美国和欧洲财大气粗,研究经费宽裕,掌握着先进的技术链。

而当时的中国则是受制于光伏板成本高的因素,各项实验的进展十分缓慢。当美国人已经用起超大功率的电源系统的时候,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还只能在小功率的电源系统上慢慢摸索。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许多科研工作者进驻大西北的荒地,他们同吃同住,一待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夜晚,凛冽的寒风扫过科研营地,但是没有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上披着厚厚的衣服,因为光伏产业讲求的是精细,要亲自动手调试。而大多数的零件都在毫米级以下,如果穿着臃肿的衣服,很有可能刮到碰到什么零件,其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在西方技术封锁的大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直到迈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光伏产业才突破了小功率的电源系统。可不要忽略了这一小小的突破,小型电源系统意味着光伏板只能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而大型电源系统,则是意味着光伏行业实现了产业化的可能。

随着技术的突破,“中国光明工程”、“西藏无电线投资”等项目迅速展开,光伏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中国光伏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而正是从这时起,我国光伏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

经过了长期的经验积累,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推行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等一系列光伏工程,为的就是推广光伏产业,能够让光伏发电走入市场,在竞争之中迎来更快的发展。

为了鼓励光伏企业大胆去做,我国还开放了光伏发电的特许经营权。这就意味着我国光伏企业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方向,是想生产太阳能照明路灯,还是生产太阳能热水器,这都由企业自己决定。

其中,在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金太阳工程”,这一工程是用光伏发电板搭配热水器,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应用于普通的民居,装配费用补贴50%以上,低廉的价格让很多普通百姓都很感兴趣,光伏产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才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2009年开始,之后的3年内,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规模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增长率,堪称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经过国内市场的检验之后,中国光伏企业准备向国际进军。巧合的是,在2012年的时候,一直宣传以环保为重的欧美国家突然开始缩减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欧美光伏企业的动力和热情瞬间消失了大半。

中国企业看准时机,迅速进军欧美市场。直至2017年的时候,全球一共有83个国家用上了中国制造的光伏发电机。而我国国内的光伏发电装机总量遥遥领先,成为了世界第一。

中国的突飞猛进彻底出乎了美国人的意料:在20年前,光伏产业还是欧美人一家独大的领域。当年的中国,无论是制造光伏发电板的“硅”材料,还是发电板制造的国际标准,通通都没有,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欧美垄断,中国有的就是一颗顽强进取的心。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中国用几十年的努力换来了成功。

面对着势不可挡的中国光伏产业,美国人只得匆忙出手,强征关税,想要将中国的光伏企业拒之于国门之外。

但是中国早已掌握了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反而是美国企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对中国强征税金,反而是害惨了国内的光伏产业。

截至目前,全球86%的太阳能光伏板都产自于中国,中国拥有的专利技术占到了百分之64%,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光伏,已经彻底地成为了中国手握全球能源的一张王牌。

但是,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光伏产业投资很大,但是资金回收的过程很漫长,这导致部分地区的电价偏高。

其实,这也正是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image.png

国外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这一难题,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继续高歌猛进显然益处多多。


三、如何突破瓶颈?虚心好学的中国光伏产业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在光伏产业领域耕耘已久的其他国家的经验,对于中国突破瓶颈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2005年以前,日本太阳能光伏行业在短时间内实现飞跃,依靠的是日本政府的扶持政策。

1995年,日本政府制定“新阳光计划”,想要通过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取代原本的化石燃料。

该政策的重点是,在1995年之后,日本民众购置太阳能光伏产品时,都能得到政府给予的产品总额一半的资金补助。

“新阳光计划”执行之后的10年时间,日本民间投资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数量迅速增加,到2005年,日本每年增加光伏发电数量占据全球的三分之一,该政策导致日本政府承担较大的财政支出负担——这与中国面临的困境如出一辙。

日本政府起初也不知如何是好,自信地认为本国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已经诞生了“自我调节机制”,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彼此形成良性竞争。因此,日本政府在2005年底暂停了“新阳光计划”。

伴随该政策的暂停,日本太阳能光伏应用行业江河日下,迅速没落,日本光伏产业迎来了“寒冬”:

市民对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全部体现到本国的光伏制造行业,导致大部分光伏公司迅速破产。

不久之后,日本政府痛定思痛,慌不迭地继续制定扶持政策,“冷却地球行动”、“低碳社会行动方案”等各式各样的激励政策应有尽有,其核心仍是政府的资金补贴。

该产业政策的制定,促使日本太阳能光伏行业得以良好的发展。

之后,日本又出台了“剩余电量收购政策”,不超过10kW的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全部按照38日元/kWh 的价格购买剩余的电力,成功把飙升的光伏电价压了下去。

如今,中国也在积极的学习借鉴日本的先进政策。截止到2022年12月,中国光伏产业的太阳能板电池已经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前景大好。


结语:

中国在科学领域的发展研究并不算早,像是芯片技术,目前就是国人心中的痛。但是,我国的光伏产业则是向国人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起步早晚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只要肯干,一样能做到全球领先的水平。

如今,“光伏”二字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在中国,房屋的屋顶、厂房的房顶,甚至是西北地区的荒漠里,光伏发电板随处可见。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企业特斯拉CEO马斯克也不得不赞叹中国光伏产业实力的强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愈发出彩,未来之惊喜,同样可期。


参考资料:

马晨晨,李溯婉,陈姗姗.2030年前碳达峰方案出炉 十大行动有序降碳[N]. 第一财经日报,2021-10-27(A01)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N].人民日报,2021-10-27(007).

王利,周悦刚,徐晓敏.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变化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5):46-49.

史彩玲,龙如银,李慧娟.我国太阳能光伏技术扩散预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 30(8):60-65.

郑照宁,刘德顺.中国光伏组件价格变化的学习曲线模型及政策建议[J].太阳能学报,2005,26(1):93-98.

苏道年.关于加快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J].理论学习,2007(12):26-27.

臧扬杨,杨高臣,杨解君.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现实困境与立法需求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2):28-35.

何兆财.关于太阳能光伏屋顶与幕墙经济性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7):179-180.

樊向东,崔建忠.浅析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法律问题[J].商,2013(01):160.

来源:趣史微视频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本文供光伏领域学习讨论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